日子一年一年的过,村里的药材长的好,村民们的钱赚的越来越多。
有了钱,村子里都和睦了许多。
大家互相见了面,都有了笑脸,不再像以前那般,为了一根菜一棵葱闹的脸红脖子粗。
哥哥还是坚持去摆摊,还弄了个小铺子。
娘又教了他好几种面食,他自己还琢磨了,做的吃食好,铺子里生意更是红火。
我跟不语在家里读书习武绣花,种药材,偶尔跟村里的大丫她们去街上逛逛,买些喜欢的东西回来。
不语喜欢下地,几乎要整天泡在药田里,晒得黝黑,哪儿还有刚来时候瓷娃娃的样子。
看她这样,我总觉得,我也该做点什么的好。
沈不言在学堂里成绩很好,但却不能去科考。
沈家满门获罪,他虽然小,可也是罪人,不能去。
沈姨还问沈不言后不后悔跟着她姓。
若是沈不言跟着我爹姓,就不会在获罪名单里。
但沈不言坚定摇头,“娘,我是沈家人,既承了沈家人的荣耀,难处坎坷自然也要一起承担。”
沈姨抱着他夸赞,“不愧是我沈家儿郎,骨子里流着的就是我沈家的血。”
学堂里的先生知道他不能科考,也很是可惜,但也没有因此就看轻,还是一样的教导。
先生还想让沈不言长大了些就在学堂里教书。
虽然不能科考,好歹能做个先生养家糊口。
但沈不言拒绝了。
边关再起战事,朝廷在征兵。
这一次,没了沈家,少了许多沈家培育出来的良将,边关战事打的很不乐观。
刚继位没几年的新皇很着急。
当年他刚继位,就杀了很多夺嫡之战时没有支持他的忠臣良将。
好日子没过几年,要用人了,才发现手上可用的人甚少。
他怕,怕这时候被人翻旧账,怕被人说他杀忠臣,眼下遭报应了。
所以,他启用了新人,还委以重任。
但新人给他丢了脸,一上战场就被人揍得退兵几十里,差点把城都丢了,气的皇帝差点提剑亲自去杀了他。
边关之战打的胶着,兵耗的多,朝廷只能征兵。
我哥已经十七岁,到了年纪,本来已经在说亲,我娘正挑花了眼,谁知道却赶上征兵。
我娘想花钱免了这名额,但朝廷是钱也要,人也要。
沈不言站出来说,“我去。”
我娘把他推回去,“你才多大,一边玩去。”
但沈不言就要去,还偷偷报了名,报的名字是秦不言。
他不能用沈不言的名字,也不想姓陆,便借用了我娘的姓。
等他自己跑了的时候,我娘和沈姨才发现。
他说他是沈家儿郎,要在战场上把沈家的颜面和荣耀找回来。
沈姨拿着信,红着眼,“这个熊孩子,真是打的少。”
沈不言太小,根本不能上战场,就算去了,也只能在后方打杂,待遇很不好。
我哥看了信,收拾了东西,也跑了。
“我追他去,娘帮我把铺子看好了。”
我娘跟沈姨一块站在门口骂人。
“这一个两个,都不省心。”
沈姨第一次对着我娘有些心虚。
“秦锦心,你骂我吧,都怪我,教他们习武,把他们的心都养大了。”
她自责,若是没教大哥习武,大哥就不会跟着跑了。
我娘瞪她一眼,“他有那个心,就算没有武艺也会跑,说你干嘛?
我还要谢你教了他许多,这一去,想来自保应该不成问题。”
虽然这么说,但她们两人还是担心。
一向不爱拜菩萨的两人,开始整天求神拜佛的,希望佛祖跟菩萨保佑。
不语悄悄跟我说,“这大概就是临时抱佛脚。”